《雜阿含經》是佛陀在世時對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
跟論語有點像,一樣是在仙逝後由弟子編纂集結而成
譯者是求那跋陀羅,為中天竺人,出身婆羅門
因為讀《雜阿毗曇心論》而皈依佛法
《雜阿含經》是禪修的經典,內容以「五蘊」、「六入處」、「十八界」為禪觀,對「緣起」、「四聖締」的闡釋
了知一切法是「無常」、「苦」、「空」、「無我」,從而獲得真正的解脫
想當然爾,《雜阿含經選集》這本書當然不是白話文
就連說四阿含也是梁啟超所寫!
閱讀本書必須要有點國文底子,更多的是需要耐心!
不過大家其實也不用擔心,因為塔妮雅有在網路上找到白話譯解(網址點此)
可以的話當然是直接看原文最好,真的不懂時,可以參考一下解釋
雜阿含經卷第一中之一,內容如下: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觀色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「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「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
「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」
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譯文如下:
一、本經敘述一切五蘊現象,皆隨緣生滅,變化無常,宜做如是正觀,才能獲得解脫。
我聽到這樣的說法:
有一個時候,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。
那時,世尊告訴眾比丘說:「應當以正慧觀察物質現象,都是隨緣生滅,變化無常,能如此地去觀察,才是正確的觀察。對物質現象能作正確的觀察,就會對它產生厭離心;對它產生厭離心,那麼對它的喜愛貪欲便可消除淨盡;喜愛貪欲消除淨盡了,我說他的心已獲得了解脫。
同樣地,要以正慧觀察我們的感受、想像、意志行為、心識等精神現象,也是隨緣生滅,變化無常,這樣地觀察,才是正確的觀察。對此精神現象能作正確的觀察,就會對它產生厭離;對它產生厭離,那麼對它的喜愛貪欲便可消除淨盡;喜愛貪欲消除淨盡了,我說他的心已獲得了解脫。
就像這樣,比丘啊!一個心靈已獲得解脫的人,若想自己作證,就能自己作證|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,清淨的梵行已建立,所應做的事已做好,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,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。就像觀察五蘊是無常的經文一樣,這五蘊是苦、是空、非我等經文,也都是說要如此去作觀察。」
當時,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,滿心歡喜,都願遵奉修行。
(引自張西鎮居士白話譯解)
讀了原文及譯文後,塔妮雅覺得還得瞭解什麼是『厭離心』
這個詞沒弄懂,就無法完全理解這篇的意思
上網一查才知道,原來『厭離』跟逃避完全是兩回事
『逃避是知苦卻不敢面對苦,反而逃苦
厭離是知苦、避苦因而學佛脫苦』(引自聖嚴法師的文)
白話一點說,我覺得它比較類似『不執著,隨遇而安』的意思
不管對什麼事,必須瞭解無常是常
當事情不如預期時,若能不執著、隨遇而安,心情就不會有太大的起伏
少了患得患失的心,自然就不會產生痛苦,也就能得到解脫!
想想也是,在生命中,有很多事都不如預期
像塔妮雅每天要處理許多瑣事,但卻無法像列出精確的計畫表
因為我的工作時間完全不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
也許準備好有靈感要寫文時,孩子卻突然醒了或有事要幫忙
一開始覺得很受挫,工作都不能如期完成
但後來發現生氣跟抱怨只會浪費時間跟精力
於是我學會在適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
小朋友需要陪伴時我就選擇做家事、運動等比較不需要腦力專注的工作
遇到小朋友睡覺的時間時則趕緊抓緊空檔寫文
後來發現,配合環境選擇工作內容反而可以完成比較多工作!
又如塔妮雅想要培育出有氣質的女兒,偏偏她們都是走搞笑路線
與其硬要她們改走氣質路線,不如讓她們適性發展
而我則學習享受她們搞笑性格帶來的歡樂氣氛
這樣一來,不管是孩子或是我都可以遠離痛苦,得到快樂!
基本概念弄懂了,繼續讀後面的經文就會比較容易
一理通,萬理徹!
祝大家讀完這本書後能夠法喜充滿!
留言列表